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信长的野心如火如荼。在历经十二次的野望之后,信长成功称霸一个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野心就此止步,相反,他开始在日本各地展开长达十年的征伐,试图统一整个日本。
天下布武的理想与现实
信长所信奉的“天下布武”理念是将日本各地的领袖们统一在自己的旗下,给各地的百姓带来安定与和平。但这个理念的实现并不易,因为各地的领袖们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权,所以信长只得采取武力征服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信长先后灭掉了三好家、浅井家、織田家、今川家乃至于北条家,而这些战争也让他的野心变得更为强烈,他一心想要完成天下布武的理想。
信长的政治手段
信长的野心之所以能够持续,除了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外,还有他出色的政治手段。他深知,军事力量并不是长期统治的唯一条件,更重要的是和百姓建立稳定的关系,因此他大力推行改革并打造出一支贯彻新政的藩王制度的军队。
通过这些措施,他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信赖与尊崇的形象。而他的政治手段还包括对于敌人的布局,以及在统治过程中注意维护忠诚度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他成功实现野心的基石。
“本能寺之变”的爆发
可惜,信长的野心受到了来自于自己最得力的重臣——明智光秀的威胁。在1579年,信长授予明智光秀甲斐国(今山梨县)的土地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1579年的一次宴会上,信长安排明智光秀担任了像是亲卫队长之类评价高的职务,但是后来这个决定为信长带来灭顶之灾。
因为信长一直是有“削除(消除)”贴身近卫的习惯,明智光秀意识到事态不妙后在觐见开始后下令反叛,杀死信长。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种非常规的人事变动势必会导致官邸乃至于国家的混乱。
本能寺之变,成为了信长的最后一次野心的失败。虽然他曾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是他最后未曾完成自己的豪言壮语, “天下布武”未能最终实现。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