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际,粽情四溢
何为端午?
端午,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这一天举行各种传统习俗活动的传统,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吃粽子了。为什么要吃粽子?
说起粽子,实际上从它的起源讲起,就涉及到了一个传说:据《史记》记载,南方吴越地区曾经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为了普及爱国观念和民族精神,多次游说国君,但遭到了他人的诬陷,被贬为官员。在失望和惋惜之余,屈原投江而去。为了让屈原的身体不被鱼虾啃食,当地百姓就燃了许多艾草、菖蒲草等防虫草药,并且包裹上米饭,形成了粽子,扔进了江里,以此祭奠这位爱国人士。后来,这个习俗逐渐传遍了南北各地,成为了一种传统的食用习俗。因此,也就有了我们今天仍然继续吃粽子的传统。传统习俗的意义与现代化的体现
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统节日,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从吃粽子的习俗来看,尽管很多人现在不再将端午节的传统看得太过重要,但事实上,这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却一直都是我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爱国情怀和深藏于骨髓里的文化自信。而现代化的改革当中,粽子也顺应时势进入到了现代市场中。有各种口味、各种材质的粽子应运而生,无疑更加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并且让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得以更好地被体现出来。 一个健康、富有生命力的国家必然也需要历史和传统的滋养。端午节,不仅仅属于过去,同样也连接着当今和未来,又将会和下一个时代产生新的联结。让我们在传承这样一份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品尝着这样一份香甜,粽情四溢的味道。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