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偏执狂。他痴迷于我,对我进行了三年的追求。我一开始并没有感觉,之后觉得他有点烦,最后厌恶到想绕道走。这期间我尝试了各种方式去跟他解释,但由于他的偏执,解释变成了饱和的撕影分身。最终,我只得选择断绝这个关系,同时也躲避了常常困扰了我的一个问题:偏执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第一部分 教育背景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所有的偏执狂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觉得自己无处不在,但别人却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这种想法跟偏执狂成长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养尊处优、从来没有人去过问自己想法的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比较国内化的教育思想,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的想法只是对的某一个特定情况下,而他的想法无处不在。因为长时间受这些教育思想的影响,当遇到不认同自己的人时,会非常势在必得。
第二部分 情感上,偏执狂有着共同的需求
偏执狂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需求状态。他们需要接受关爱,同时也需要有权威的认可。这些需求导致了他们对于那些不能理解他们想法的人,产生了一种排斥情绪。他们会尝试去追求一种类似权位、或者强壮的感觉。当他们感知到与他们不同的人的时候,反应是产生压力,因此他们尝试通过对于别人的干扰来释放压力。比如有一个人觉得别人有钱,他必须妥协迎合他的意愿,否则就会产生很大信心的挫败感。
第三部分 对于偏执狂,最好的做法就是离他们远一点
对于偏执狂,我们要学会避免他们。他们需要被指责,这也是他们不能理解的。他们可以轻松利用罪恶感让我们感到困扰,使我们无从告诉任何人。但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们应该及时的盯着他们说:你的想法是不对的。这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试图去解释你的做法,这只会让偏执狂坚信他的想法是对的,从而更加自信和偏执。当我们保持冷静,对他们冷淡,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是错的。与其捉摸那些不可能变得安静的人,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他们需要被打压。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可以从更加好的角度去理解这种个体。同时,当他们跨出自己的固定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热情的赞赏他们的发现的新天地。只有被感悟到,他们的思想才有可能被打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