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赋全篇原文(上林赋——赏花独行)

上林赋——赏花独行

欣赏春日的风景,赏花便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活动。自从刘禹锡的《上林赋》问世以来,其描绘的赏花情景使得赏花不再止于赏美景,更是一种品味人生、欣赏艺术的意义所在。

一、诗中的花景

“杂花,此花尚草木间之未名者也。雅则言之,杂糅以为高格,情所攘留,时有以也。”诗中的杂花,是因地制宜,与草木相间,在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这样的景致中,人仿佛自然和谐共生,仅凭眼前的一片绿色,便已令人称心如意。

“橘柚,此花藏质叶间之芳者也。而山之阳坡、阴壑,肥泽之间,枝条离垂,霜露所破,一夕之间,润之匪有余者。及其始实,微生纤毛,泛泛之白,而颜色澹薄,匪可言也。既而时雨为灾,风雨摇荡,其黄色灼灼,如绿火之燃然也。安得不赏?”橘柚花娇小而不张扬,极具细节之美,给人以品尝美食的感觉,赏之越久越能体会它的味道。而诗中所提到的“微生纤毛”,又能将这一迷人细节投射到更高的层面。

二、诗中的人物

上林赋虽以赏花为主,但用词却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通过逐一描述每一位泛舟于花海中人的举止、表情,让人感受到他们赏花时的喜悦、惊诧、感慨等情感。

“一览众山小,千寻皆寂寥。不妨碧山里,卧看成败落。”在这句描写晏几道的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花前的悠然自得,也看得到他内心深处那种不屑于世俗的追求,这也是一种人生真谛。不过,诗中也有不带太多感情色彩的描写,如“往来种籍,不烦遗赠”,点出了这位盛唐名士所具有的淡泊之气。

三、诗中的哲理思考

诗中重复使用了“时时”,将时间的概念发挥到极致,将人生的意义传递给了所有的花草,以令每一朵花都有了不同的意味。《上林赋》虽以花为主,但在诗中却给我们传达了生命的哲理,让我们了解到“既生瑜,何生亮”的思考,让我们在赏花中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

在天地之间,人类终将消失,唯有美丽和艺术,将会永存。刘禹锡以其瑰丽的语言和博大深邃的思想,在这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发出着吸引人们的强烈魅力。

本文标题:上林赋全篇原文(上林赋——赏花独行) 本文链接:http://www.cswwyl.com/renqi/11384.html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 三分钟英语演讲稿(The Power of Practice 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Consistent Effort)
下一篇 > 不辞而别的意思(不留痕迹,不辞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