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识数字、认认同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识数字、认认同形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1-20之间认识每个数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掌握比较大小,认识“大于”“小于”符号的使用;

3. 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实物等活动训练孩子对异形物品和相似物品的识别和区分能力。

第一节:认识数字

1. 导入:老师介绍1~2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提示报出数字。

2. 教学:数数歌学唱,2鼓励学生自己数数并说出数的序号。

3. 练习:学生教师指定数从前往后点,学生也可以随意选择数数顺序,点到指定数字的学生有奖励。

第二节:比大小

1. 导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询问学生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学习“大于”“小于”符号的使用。

2. 教学:老师用实物展示比较大小,培养学生视觉和空间概念,使学生对“大于、小于”这两个符号产生更深的感性认识。

3. 练习:准备5种实物并称其为a、b、c、d、e,老师报出两个物品的名称,学生用“大于、小于”符号比出两个物品的大小,答对者有奖励。

第三节:认认同形

1. 导入: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案,由学生找出相同形状的图案名字。

2. 教学:紧接着,老师给学生介绍英文字母的出现方式并比较其与数字名字的异同。

3. 练习:发放卡片,让学生自觉将卡片按照形状分组,答对者奖励一份小礼品。

一、教学策略

1.游戏策略: 培养学生兴趣,通过活动方式,让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会知识,达到积极参与的效果。

2.启发策略:营造宽松、谈笑风气的教学氛围,教师勇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拓展学生观察、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策略:大量使用教材中的实物、教具、图片等物品,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观察,实际学习中形成基本认识与感性认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数字1-20,进一步了解数字。

2. 掌握比较大小符号,有意识地从现实中感知“大于”“小于”两种意义。

3. 认知异形物品和相似物品的形状特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听歌,认识数字卡片,简单介绍后,由学生用唱歌配合指出卡片上的数字名称。

2. 设计任务:例如数数欢唱、比大小游戏等,让学生快乐地体验学习过程,同时融合解决问题,啃知识点等内容。

3. 作业布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如分组玩游戏、比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能够轻松愉悦,而且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识数字、认认同形) 本文链接:http://www.cswwyl.com/meiwei/25608.html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 > 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之探寻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