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起源与传说
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年的第一个月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庆祝。元宵节起源于汉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源于汉朝的灯节,由于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是彝族的活动区域,因此元宵节也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传说
元宵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关于汉武帝的。据说,在汉武帝时,有一位名叫“西施”的女子,是当时的美女。当她得知在元宵节的夜晚,月亮特别圆,也是观赏满月的日子时,便想到用各种各样的精美灯笼来照亮整个宫殿。汉武帝十分欣赏西施的才华,不仅命名当天燃放孔明灯,还在宫内外点燃灯笼,成为中国春节期间的一项民间风俗,直到今日。汤圆是中国节日传统美食之一,传说是由一名叫做汉宣帝的皇帝发起的。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领的军队将汤圆作为战时便携食品,后又发展为春节期间的食品传统。图腾崇拜
在某些地方,元宵节还与神仙的存在、鬼怪的出没、抬花山、比赛猜灯谜、猜谜等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当地的特殊风俗。其中,走火入魔是一个与元宵节相关的神话。据说,古代某个部落的百姓为了祈求丰收,于是开始膜拜火神,并将其塑造为图腾,称之为“火图腾崇拜”。后来,这个部落的一个年轻人在元宵节时夜宿在野外,于是被可怕的妖怪所擒。好在,他在关键时刻祈祷火神,并宣誓自己将终身服务于火神,结果妖怪败退。自此以后,这个部落就开始在元宵节期间设置火堆,供奉火神。在中国,元宵节是一个象征团圆和幸福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人会放下繁忙的工作,晚上相聚一堂,一起品尝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许下美好的愿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