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我们向往的,是未知的,也是充满希望的。豆瓣就像一座大楼,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装修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同样也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这个楼里有嘈杂又有静谧,兼容并蓄却也有自己的主张。
豆瓣的过去
豆瓣从2005年创建以来,与蓝色调的网站一起成为信息自由交流的重要站点。从电影、书籍到音乐,用户可以给予自己心情和理解的文字锻炼的空间,可以通过豆瓣的社区构建知识与娱乐的平台。
然而当流量为王的互联网在豆瓣的社区盛行,豆瓣决策层也曾思考过商业化与用户体验的权衡。豆瓣的开放程度可能导致某些信息以及表达被禁而导致争议,豆瓣会管理员调度议家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争议。但这件事情也一度凸显了豆瓣的核心精神 —— 留给用户更多自由的表达和讨论的空间。
豆瓣的现在
豆瓣的现在是多元的。与蓝色相伴,豆瓣还有着绿、红、黄等各色调。不同的频道中有不同颜色,可以让用户快速区分各种个性嗜好的定位。 豆瓣也逐渐从内容平台走向社交平台,利用固有的文化资源吸引新用户的同时,更倾向于自己所创造的社区自然生长,比如“豆瓣小组”,给予用户自己管理分享自己同好圈的权利。
豆瓣不断表达自己想成为用户个人品牌的联想,也渐渐脱离了竞争分析的思维框架,更依赖用户的自我表达来塑造自身品牌。这是伟大的自由,也是不一定成功的风险,但策略上保持的是非传统及长远的稳定性,漫长的历史和忠诚用户证明了其品牌能够被普及的价值。
豆瓣的未来
豆瓣的未来,该如何表达呢?还是第一次对豆瓣情有独钟时那种神秘的美好。独特却不距离,与社交网络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豆瓣的未来,不挤走来自长安街与华尔街的各式各样生活轨迹的角色,却让他们保持一定的交流范畴,书籍、音乐、电影、旅行、游戏、生活百科等参与点最终形成的文化独创力,是豆瓣未来又可以追逐的方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