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指纳税人因从事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经营所得等而取得的所得,应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缴纳税款的一种税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起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在税法规定下,法定标准的“免税收入”起点。在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个人所得增加和维护个人消费水平,调节个人所得收入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扶助低收入者群体。换句话说,只有当所得额超过起征点时,才需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历史
早在1980年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一直维持在80元左右,意味着只要工资达到80元以上就会被征税。然而,这个起征点的高低被视为个人所得税的合理与否,被广泛讨论。直到2011年,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重大修订,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2011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是历史上最高的。
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也就是说,在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的情况下,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当所得额超过5000元时,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所得额的不同,包含了多个税率档位,高档税率也相应降低,以此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