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送别的古诗(送别古诗)

送别古诗

送别,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祝福。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三首经典的送别古诗,并对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深入解读。

《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

《夜泊牛渚怀古》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以夜晚泊船在牛渚江畔为境,将眼前所见与历史典故联系起来,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以凄清的笔触道出深深的别离之苦,下面请看诗歌的原文: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牛渚江的夜景景象,直指杨万里的离别之苦。作者放眼西江夜光,却无一片云彩,显得格外清朗。落地时星星点点,看上去甚是纤巧。江水浩瀚,而月光闲逸,两者在一起,使人心耳俱清。在这样的境地下,杨万里写下了“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而寄托出自己对政治迷蒙的无措和生活的思念。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篇充满离愁别绪的诗,全篇通过草地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感情。下面请看诗歌的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在写这首诗之前,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则反映了人生中一切的离别都是“草”一样的脆弱。整首诗多次暗示时间匆忙,生命无常,加入了白居易的世态炎凉。作者通过草地与自然的相合之美,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而对别离的感情则随着“脉脉送君千里,萋萋满别情”之句聚于一处。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唐代一首陈述自己离别的感觉,寄语远方亲人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歌的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向来笑奈何,脑中病却颠倒。

倾耳常独闻,千古不解音。

《登幽州台歌》以幽州台的旷远高空,表现了孤独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家园的眷恋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宽广的天地间,万物互现,陈子昂不禁想到了自己前究竟是不是所谓的最后的一位,后面究降临何其人、又有何等景色。一阵充盈诗人情感的寂静,既代表了人生的悠悠无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临别前的胸怀天地的诗人。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想到家中亲人、远行前景同时又包含了《孔雀东南飞》中的些许神秘感,一切曲折景象,都在极度极致的孤独下化成了这些让人颤抖心灵的字句。

本文标题:描写送别的古诗(送别古诗) 本文链接:http://www.cswwyl.com/chunji/7869.html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 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技术负责人任命通知)
下一篇 > 日久见人心上一句(鲜花终会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