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 VS. “漠视”
第一部分:词汇释义
“无视”与“漠视”是两个十分相似的词汇,都可以表示对某种现实的存在、某种事物的某种状态无动于衷,但在含义、语境与使用上确有不同之处。 “无视”是指对某个人、某个事物或某种存在完全不予注意,既可以是由于目光所及无法见及,又可以是完全没有注意到。例如“他看着我,但似乎对我完全无视”的语境下,表示对某人完全漠不关心。 而“漠视”则是指对某个人、某个事物或某种存在持有淡漠的态度,甚至于是一种让人感到冷漠、不屑、轻视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是出于对某事物的价值、质量、意义不屑一顾,亦可是由于个人习惯然后产生的不敢、不愿意参与。
第二部分:语境应用
在使用上,“无视”与“漠视”是有上下文语境限制的。例如: 1. 在情感方面,“无视”比“漠视”更直接而且强烈。当感情绝望或者我们不经意间做出某些决定时,会“无视”那些以前曾经重视过的人和事物。 2. 在行为方面,“漠视”则更多地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具体的行为。例如,为了完成某个目标或者避免某个困扰,可能“漠视”那些带来主观“不愉快”的事物或人。这种习惯往往难以改变。第三部分:词汇搭配
除了上述的语境区别外,“无视”与“漠视”也有不同需要与其他词汇一起搭配使用的习惯。 1. “无视”可以搭配“传媒流量”,“重大事件”等的语境当中,例如“即使是面对重大事件/传媒流量,任凭多大压力都不会无视”,常用于新闻报道的语境当中。 2. 而“漠视”则常常和“情况”,“群众”等搭配使用,例如“他总是漠视群众的利益,导致很多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常用于现代政治的指责方面。
结语
虽然“无视”和“漠视”两个词意思十分相近,容易混淆,但是通过分析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和具体用法可以发现两个词还是有着一些细微的差别。只有掌握了这些细微的差别,才能在更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